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克拉玛依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你爱吃的凉皮竟是秦朝贡品?陕西美食背后竟藏着这么多故事

2019/7/5 12:46:22发布120次查看
来源:华商头条
三秦大地的美食,和这块古老的土地一样,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上到皇宫殿堂下到田间地头,这里诞生出一样又一样的人间美味,然后和那些或真或假的历史故事一起,流传了下来。
如同陕西的地名、路名等等一样,陕西的美食也大都是带着历史典故。凉皮曾是皇家贡品,牛羊肉泡馍是赵匡胤发明,锅盔曾是战国时秦军的“制胜法宝”……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普及普及,部分陕西美食背后的历史故事,让我们做个有文化的吃货!
肉夹馍
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代
2016年1月,肉夹馍入选陕西省第5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外地人听到肉夹馍,总是会问:明明是馍夹肉,咋叫肉夹馍呢其实,“肉夹馍”是典型的古汉语,是宾语前置,意为“肉夹于馍中”,“肉”前置是起强调作用。看,陕西的美食,有文化吧!
另一种说法是,一开始人们是叫“馍夹肉”的,但陕西方言“馍”与“没”同音,所以“馍夹肉”听起来像“没夹肉”,没夹肉怎么办就一心急,叫成了“肉夹馍”,听起来也好多了。
陕西地区有使用白吉馍的“腊汁肉夹馍”、宝鸡西府的肉臊子夹馍、潼关的潼关肉夹馍(馍外观焦黄,内部呈层状,皮酥里嫩)。其中的腊汁肉,相传战国时已有制作,相沿成习,流传至今。早在《周礼》一书中提到的“周代八珍”中的“渍”就是它。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的“腊肉”制法,与今天腊汁肉的制法基本相同。
凉皮
源于秦始皇时期,曾为皇家贡品
陕西凉皮分为米皮和面皮两大类,比较知名的有秦镇米皮、汉中米(面)皮、宝鸡擀面皮等。
秦镇位于西安市户县内。传说秦始皇时,一年大旱绝收,无米上贡。当时刑罚严苛,乡民皆恐,求教于一乡绅。隔日,乡绅计出,制凉皮上贡!将陈年大米浸泡过夜,石磨成浆,沉淀,撇去上清,上笼蒸制,再加各种调料,即成秦镇凉皮。秦始皇尝过,绵软爽滑,酸辣可口,大悦之下,遂免当年赋税,并指定秦镇凉皮此后为皇家贡品。
汉中热米皮
而关于汉中米(面)皮的来由,相传刘邦在汉中称王,命萧何修筑山河堰,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为改善生活,把面粉加水稀释,蒸成薄饼,切条凉拌而食,味道很美。一日,刘邦微服出访,进入百姓之家,好客的农民便以凉拌蒸饼丝条招待。刘邦边吃边称赞,问及名称,农民说不出来,刘邦听了制作方法哈哈一笑,信口说道:“此乃蒸饼也。”后来,人们改用重叠式竹笼,一次可蒸数张,而且又大又簿。切成细条,筋丝柔韧,软而不断,恰像皮条,改名“面皮”。
牛羊肉泡馍
赵匡胤穷困潦倒时“发明”的美食
据史料记载,牛羊肉泡馍是在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西周时曾将牛羊肉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到了隋朝,出现了“细供没忽羊羹”(谢讽《食经》)。此当为最初牛羊肉羹和面食混作的烹调形式。
据传,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朝军队与借来的“大食”军队从凉鄯而收两京,一道平息了“安史之乱”。在唐王朝天子的恩准下,部分“大食”士兵被获准驻兵长安。“大食”兵行军打仗时常携带一种叫“饦尔木”的类似“馕”的食品,行军打仗旷日持久,士兵携带的“饦尔木”常变干变硬难以下咽,他们就拌以羊肉和羊肉汤食用,这就是“泡馍”的雏形。
臊子面
来源于唐时“长寿面”
臊子面是岐山和关中一带招待客人的便饭,红白喜事,通常都以臊子面招待客人。
据传,臊子面来源于唐的“长寿面”。面条一类的食品,在唐代称作汤饼。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余为座上客,举箸食汤饼。”苏东坡在陕西为官时,特别喜食这种面条,并写下了对它的赞美诗句:“剩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据史实,臊子肉出现在北宋时期,《梦粱录》上记载有专门加工出售臊子肉的店铺。但当时是否已经出现臊子面,还不得而知。到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记下了臊子肉面法,所以可以肯定地说臊子面至少在高濂写此书前,就已经问世。
biangbiang面
穷秀才一字写尽世态炎凉
“biang——biang——”,即面与案板碰撞发出的声音。biangbiang面之名也由此而来。
传说,古时有个穷困潦倒的秀才要进都城咸阳考试,饥肠辘辘之时他刚好看到前面有一家面馆,里面“biang——biang——”之声不绝于耳,秀才不由得踱步进去。只见白案上摆满了和好的长条状面块儿,师傅拎过一块儿,扯住两头,顷刻间摔打成裤带般宽厚扔进锅里,不一会儿就从锅里捞出一大海碗,碗底事先盛着作料和一些豆芽青菜,再浇上一大勺油泼辣子,刺啦一声,香气四溢。秀才馋的大叫:“好啊!店家来一碗!”吃罢,秀才才想起自己身无分文。他遂与店小二搭讪:“小二,你家这面何名”答曰:“biangbiang面。”秀才问:“biangbiang字咋写”见店小二答不上来,秀才顿时有了主意,他说:“小二,你与老板商量过,本人今天没钱,可否写出‘biangbiang’二字,换这碗面吃”店小二顷刻间回来,说:“成。”只见秀才笔走龙蛇,一边写一而歌道: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
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
左一扭,右一扭;
西一长,东一长,
中间加个马大王;
心字底,月字旁,
留个勾搭挂麻糖;
推了车车走咸阳。”
一个字,写尽了山川地理,世态炎凉。秀才写罢掷笔,满堂喝彩。从此,“biangbiang面”名震关中。
葫芦头
药王孙思邈发明
葫芦头的基本原料是猪大肠和猪肚。因猪大肠油脂较厚,形状象葫芦,因此叫葫芦头。此外,关于葫芦头的由来,还有下面这个典故。
早在唐代,京城长安(今西安市)有一种名叫“煎白肠”的食品出售,是用猪肠肚做的,食者寥寥无几。相传,祖籍陕西铜川的唐代名医孙思邈在京都长安一家专卖猪杂碎的小店里偶吃“煎白肠”,觉得有一股骚腥味直冲鼻端,嘴里油腻腻的,很不是滋味,问及店主,才知是制作无方。于是,孙思邈从随身携带的药葫芦里取出西大香、上元桂、汉阴椒等芳香健胃且能解腥去腻之药物,连同药葫芦一起赠给店主。店主将这些香料药物放入锅中,果然香气四溢,其味大增。这家小店从此生意兴隆,门庭若市。店家不忘医圣指点之恩,将药葫芦悬挂门首,并将所卖“煎白肠”改名为“葫芦头”。长安“葫芦头”从此有名,千年流传。
石子馍
唐代曾向皇帝进贡
因其是将饼坯放在烧热了的石子上烙制成的,故而得名。
据传:“神农时,惊讶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到了周代,“燔黍,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这就说明,石子馍是由远古的“燔黍”演变而来的,经过了一个长久流传,不断改进的过程。唐代叫做“石鏊饼”,并曾以此饼向皇帝进贡。
锅盔
秦军横扫天下的法宝
陕西锅盔的制作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相传周文王伐纣时锅盔就被用做兵士的军粮。
据说锅盔最初不叫锅盔,因其外形酷似树墩的横截面,因而被叫做墩饼。当时秦军行军时士兵配发的墩饼,一个都有五六斤重,一个墩饼的直径大约在50—60厘米左右,厚度也都在15厘米左右。而且士兵的携带方式也很独特,两个墩饼为一组,在每个墩饼上钻两个眼儿,用牛皮绳系好,前胸、后胸各搭一个。这一特殊的携带方式在突遇作战时,墩饼竟成了极好的单兵护具,起到了盔甲(防弹背心)的作用。更难得的是,敌军射过来的箭,扎在墩饼上,被秦军士兵拔出来后,又可用来射杀敌军。墩饼能“吃箭”,也成了秦军获胜的一大法宝。而后士兵们便把墩饼唤做“锅盔”,即用锅烙出来的硬面盔甲。“锅盔”也由此而名声大振。其他国家的军队在这一点上,已先输给秦军一筹。
甑糕
用古老的炊具制作而成
甑糕是西安和关中地区特有的汉族风味小吃。甑糕的古老,首先表现在它的炊具上:甑是一种底部有小孔,可放置在锅上蒸食物的古老炊具。据传,甑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产生,到了新石器时代又有陶甑,商周时代发展为青铜铸成,铁器产生后,又变成了铁甑。甑糕,就是用糯米、红枣或蜜枣、红豆置铁甑上蒸制而成,故名甑糕。
甑糕是由中国3000多年前西周时期王子专用的食品“糗饵粉糍”演变而来的。《周礼·天宫》有羞笾之食糗饵粉糍的记载,“粉糍”是在糯米粉内加入豆沙馅(古时叫豆屑末)蒸成的饼糕。先秦的“粉糍”是在糯米粉中加入豆沙馅蒸成的糕饼,并不放枣,到了唐代才发展成枣米合蒸。唐代,韦巨源宴请中宗皇帝的“烧尾宴”中的“水晶龙凤糕”和如今的甑糕一脉相承。
来源:华商头条

克拉玛依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